一、强基计划是什么?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等相关专业招生。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即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二、强基计划面对的人群
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后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的是高端芯片与软件、新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重点的招生对象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以及古文字等相关专业。
三、强基计划招收的专业
强基计划开放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相关专业招生,部分学校开放信息与计算科学、基础医学专业、理论与应用力学、工程力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等。考试可在报名系统里查看可填报专业。
四、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名单: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36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
五、强基计划的培养模式
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可单独开班,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校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本科阶段培养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硕博阶段既可在本学科深造,也可探索学科交叉陪阿姨那个。推进科教协同育人,鼓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参与项目。
六、强基计划的录取成绩计算
考生综合成绩 = 高考成绩(≥85%的占比)+ 高考综合考核成果 + 综合素质评价